界別活動月?履職大家談(六)
每年5月的市政協“界別活動月”是全體政協委員共同參與的集中履職活動,是界別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委員履職的特色品牌。今年活動月安排了“舉行一場集中讀書活動、組織一次界別群眾走訪、開展一項專題調研協商、推進一輪委員工作室建設、形成一批履職建言成果”等“五個一”活動。活動開展以來,委員們結合各自實際,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論述和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,開展學習研討、交流讀書體會;圍繞更好聯系服務界別群眾,分享履職經驗和工作打算;圍繞“建設可愛宿遷”這一調研協商主題,陸續形成建言獻策成果。現將相關發言和建言成果遴選編發,敬請關注。
堅持人民至上 奮力擔當作為
市政協九三學社界別委員 周曉敏

按照市政協“界別活動月”要求,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堅持人民至上”的重要論述,我謹結合本職工作、政協履職和個人修養談三點體會。
一、用“愛國情懷”賡續九三傳統,讓初心使命弦歌不輟。我是一名九三學社社員,并專職從事黨派工作。堅持人民至上,要做到知行合一,首先從做好本職工作開始。一是用“愛國情懷”守住初心。“愛國、民主、科學”是九三學社的鮮明旗幟。在九三學社成立及發展的歷程中,許多杰出社員把個人事業與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。我們要繼承先賢的優良傳統,胸懷天下、情系蒼生,將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作為一生的追求。二是用“愛國情懷”凝聚力量。我們專職從事黨派工作,最深一點體會就是:做黨派工作首要是做人心工作,要用“愛黨愛國愛人民”的思想凝心鑄魂,把我們成員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上來。三是用“愛國情懷”建功立業。做任何工作自己若能懷揣一顆赤子之心,將工作意義上升至家國情懷,便能從中汲取巨大動力。我們要求社員并以此自勉,要立足本職,建功立業,力爭成為專業和行業翹楚,成為名副其實的代表性人士。
二、用“群眾思維”定位委員履職,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。都說人生是一片荒野,但做好一項特定工作需要沿一個軌道而行。政協委員只要用“群眾思維”定位履職,在這一軌道上刻意練習,就一定能有所為。一是聚焦群眾需求扎實履職盡責。政協履職就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緊扣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。今年我將重點聚焦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深入調研,爭取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質量建言。二是聯系群眾做好橋梁紐帶。加強與界別群眾聯系和交流,就要多做解疑釋惑、引導預期、提振信心、凝聚共識的工作。我將按照市政協要求,開展與界別群眾聯系和交流活動,及時反映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,努力成為聯系群眾的橋梁、為民建言的表率。三是服務群眾傳遞溫暖關愛。要緊盯民生需求,參與公益事業,解民困、暖民心。我將積極參與到界別開展的每一次義診、助學、慰問公益活動中,做好細節和服務。
三、用“感恩之心”提升個人修養,讓一枝一葉閃閃發光。這里的“一枝一葉”,我想表達兩層含義,一層是生活中的點滴小事,另一層是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。我們對祖國心懷感恩,我們常說,感恩生于華夏,我們的華夏是華夏人民創造的華夏。我們又常說,中國人民是勤勞、勇敢、善良、智慧的人民,這些特質已經刻進我們的基因,而在基層群眾中表現尤甚。比如,梅大高速塌方現場跪下攔車的黃建度老人,他的女兒在接受采訪時說:“我為我的爸爸感到驕傲”。那一刻我想到了我的父親,我從小生在農村,我了解父親那一輩人,他們在遇到類似事件時都會采取行動,不會做旁觀者,而我很感恩,這些特質在我的基因中顯性表達出來,這些特質成為我做人做事最大的底氣。我端正自己的一言一行以給我的后輩帶來好的影響,比如放學乘坐電梯上樓時,我教兒子要同時按1樓,告訴他,下班放學回家人很多,這樣可以節省一樓等待時間,他兩歲多就可以記于心并能見于行。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追光而行,努力讓自己散發光,讓這些光照耀“一枝一葉”。
-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